紅毯,向來是娛樂圈 “比美斗艷” 的重要場域 —— 有人搶高定禮服,有人拼精致妝造上熱搜,也有人因為穿得隨意意外破圈。
金晨一襲牛仔褲亮相紅毯的 “小驚喜”,撕開了紅毯光鮮表象的一角,背后既有藝人和團隊為曝光費盡心機的內卷,也藏著商業(yè)綁定下難以突破的同質化困局。
這場關于意外、成本與風格的博弈,恰是內娛紅毯生態(tài)的真實縮影。
1.0 意外之 “喜”
9 月 7 日,金晨以一身休閑造型亮相某紅毯 —— 淺灰色露臍針織衫搭配牛仔褲,在滿場華服中格外醒目。這看似 “不合時宜” 的裝扮,卻意外引爆熱議,收獲一片好評。
活動當晚,圍繞她的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,足足有七八個詞條登上熱搜。其中,# 沒人通知金晨這是紅毯嗎# 更是一路沖上微博文娛榜榜首,在榜時長超十幾個小時,話題閱讀量輕松突破 2 億,為金晨贏得了超高曝光。
不同于其他藝人精致的禮服與妝容,金晨的松弛感成了最大亮點:走紅毯時自信從容,離場時小跑的模樣被網(wǎng)友調侃 “宛如下班心切的打工人”。網(wǎng)友們紛紛表示,這種 “打破常規(guī)的真實” 顛覆了對紅毯造型的刻板印象,“不刻意裝精致,反而更顯魅力”。
隨后金晨方回應,此次亮相是因度假時臨時接到活動邀約,只能用隨身衣物應急。這份合情合理的解釋,不僅消解了 “不尊重活動” 的質疑,更給這場紅毯意外增添了幾分趣味,讓話題度再上一個臺階。
談及這一事件,藝統(tǒng)冉冉直言,這是多種因素疊加的偶發(fā)性時尚事件,幾乎難以復制。
“提到紅毯,大家默認的就是華麗禮服、精致妝容,比美斗艷是常態(tài)。金晨妝容清淡、一身私服亮相,和現(xiàn)場氛圍形成強烈反差,自然能瞬間抓住眼球。”冉冉說道。更重要的是,金晨自身的人設與這次意外完美契合。
“她一直給人隨性、率真的感覺,之前在綜藝里的表現(xiàn)就圈了不少粉,這次‘臨時被抓包走紅毯’,剛好強化了這種真實感?!?/p>
冉冉補充道,“現(xiàn)在大眾對娛樂圈過度包裝、虛假精致的厭倦感越來越強,特別渴望看到明星的‘活人感’。金晨的這個小意外,剛好戳中了大眾對‘真實’的需求,網(wǎng)友調侃她像‘打工人’,正是這種情緒共鳴的體現(xiàn)?!?/p>
從商業(yè)價值與流量角度看,金晨此次無疑是 “躺贏”:話題閱讀量破億,同款服飾迅速引發(fā)關注,無形中為相關品牌做了一波宣傳。對金晨本人而言,熱度的大幅提升,也讓她后續(xù)接到休閑時尚類品牌合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不過在冉冉看來,對工作人員而言,這未必是件好事。
“如果這種反常規(guī)紅毯造型被過度追捧,會不會有更多藝人跟風效仿?這可能會打破原本穩(wěn)定的紅毯規(guī)則與秩序,以后我們籌備活動時,在藝人著裝的溝通、協(xié)調上,難度恐怕會更大。畢竟,內娛苦紅毯內卷已久了?!比饺綗o奈說道。
2.0 紅毯內卷常態(tài)
說起紅毯內卷,藝人工作人員最有發(fā)言權 —— 從服裝籌備到妝造落地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藏著不為人知的較勁與焦慮。
藝人工作人員芽芽透露,為了在紅毯上實現(xiàn) “有效營業(yè)”,爭取更多曝光與熱搜機會,很多藝人早在活動前一周就開始籌備?!暗谝徊骄褪钦曳b公關要衣服清單,從里面挑七八件心儀的,但最后能拿到檔期的,往往只有一兩件?!?/p>
如果遇到衣服不合適的情況,工作人員還得另想辦法。她曾經(jīng)歷過這樣的緊急情況:一位女藝人在紅毯前一天還沒找到合適的禮服,團隊工作人員大半夜挨個給全市的婚紗館打電話租衣服,直到凌晨才終于租到滿意的款式,才算解了燃眉之急。
“咖位大或者有品牌代言的藝人,籌備流程更復雜?!?/p>
芽芽解釋道,這類藝人通常要提前一個月和品牌總部溝通禮服細節(jié),工作人員不僅要確認禮服是不是品牌經(jīng)典款,還要核實是否為 “全球首穿”“亞洲首穿”—— 這些細節(jié)不僅關乎藝人的時尚咖位,更是后續(xù)營銷的重要話題點。
服裝定下來后,妝造又成了新的 “戰(zhàn)場”。
冉冉分享了前不久某時尚雜志周年慶活動的細節(jié):當時藝人們都已整裝待發(fā),準備同臺亮相,各自的化妝師卻沒閑著。有位化妝師在補完妝后,瞟了一眼隔壁藝人的造型,立馬對自家藝人說 “我們把眼線再調高一點”,就為了在鏡頭前更明媚、更搶鏡。還有一位以性感風格著稱的女藝人,為了強化記憶點,每次走紅毯前都會特意調整造型,突出身材優(yōu)勢。
這番費時費力的籌備,背后還有高昂的成本。
芽芽算了一筆賬:普通知名藝人或許能靠人脈 “刷臉” 借衣服,但一次妝發(fā)的費用最少也要五六千;若是偶像愛豆,對造型要求更高,單是借衣服就要一萬多元,再加上化妝、做發(fā)型、攝影出圖、后期修圖,每一項都以 “萬” 為單位計算,走一次紅毯下來,花費輕松突破小十萬。
“這還只是常規(guī)價格。要是想借高定禮服,光造型師的服務費可能就超過十萬。攝影師的費用也不低,一萬塊只能拍一組(4 張圖),想多拍一組、多修幾張,都得額外加錢。” 芽芽笑著說,“之前有個熱搜說‘鐘楚曦自己化妝一年能省一套房’,雖然是調侃,但確實反映了妝造成本有多高?!?/p>
在明星們光鮮亮相的背后,工作人員的焦慮往往不為人知。
芽芽坦言,自己負責的藝人沒有專屬化妝和造型師,每次紅毯活動對她來說都像 “打仗”: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借衣服,既要擔心借不到合適的款式,又要怕衣服沒法按時送達;活動結束后,還得確保衣服干凈整潔地還回去,一旦出現(xiàn)破損、污漬,或是配飾遺失,都得工作人員承擔責任,甚至賠錢。
藝人工作人員小禾則補充道,男藝人的紅毯籌備相對省心,“一般上場前半小時把衣服燙好,幫他們穿上就行,活動結束后立馬脫下來還回去,流程很簡單。女藝人就繁瑣多了,妝容復雜,口紅、化妝品很容易蹭到禮服上;要是遇到室外紅毯下雨刮風,禮服基本沒法洗干凈,只能硬著頭皮賠錢;要是有貴重珠寶和首飾,工作人員全程也得提心吊膽得看守著?!?/p>
小禾透露,之前有位男藝人穿著昂貴的定制西裝抽煙、喝咖啡,一點都不注意,結果把咖啡漬灑在了衣服上,干洗也洗不掉,藝人把鍋甩在工作人員頭上,導致工作人員被品牌方扣了幾千塊,如今想想都憋屈。
3.0 穩(wěn)妥而無聊的 “美”
盡管藝人和團隊在紅毯籌備上費盡心機,可呈現(xiàn)在大眾眼前的紅毯,卻常常讓人審美疲勞 —— 看似精致,實則千篇一律。
紅毯上的造型套路早已固化:女藝人多是各式長裙,或仙氣飄飄,或性感暴露;男藝人則清一色 “五彩繽紛的黑西裝”,偶爾換個顏色,也難脫刻板印象。即便妝容再精致、配飾再華麗,過度依賴造型師的設計,也讓藝人的個人個性被掩蓋,同質化問題愈發(fā)嚴重。
采訪環(huán)節(jié)同樣缺乏新意。主持人的問題翻來覆去離不開 “這次造型的靈感是什么”“最近有什么作品要宣傳”,而明星的回答也多是提前備好的 “套話”,既沒有真實的表達,也沒有深度的交流。本該是 “表達自我、傳遞理念” 的紅毯,漸漸變成了 “為走而走” 的流程 —— 造型與作品無關,與時代精神脫節(jié),更難引發(fā)觀眾的共鳴與討論。
金晨的牛仔褲紅毯之所以能破圈,恰恰是因為這份 “格格不入”:在滿場華服中,她的休閑造型擊中了大眾對 “真實” 的渴望,也戳中了當下對 “過度精致” 的審美疲勞。
不過多位受訪者均表示,這種 “簡約風” 絕不可能成為紅毯新潮流。
“原因很簡單,內娛紅毯的本質是‘商業(yè)綁定下的曝光場域’,不是單純的個人風格秀?!?/p>
冉冉直言,藝人作為品牌的 “商業(yè)符號”,每一次公開亮相都要為代言或合作品牌提供露出機會 —— 高定禮服、限量珠寶、品牌腕表,這些都是品牌方的硬性要求。而金晨的簡約造型,顯然無法滿足品牌的露出訴求,若藝人頻繁采用這種風格,很可能影響后續(xù)的商業(yè)合作。
另一方面,紅毯資源與藝人咖位深度綁定,高規(guī)格活動如大刊周年慶、國際電影節(jié),對造型的 “正式度” 有著隱性要求?!耙窃跁r尚大刊紅毯穿牛仔褲,不僅會被時尚圈群嘲,還會被主辦方視為‘不重視活動’,以后可能就再也拿不到邀約了?!?/p>
芽芽補充道,紅毯名額本就有限,時尚圈 “拜高踩低” 的規(guī)則又格外明顯,沒有藝人敢拿自己的資源冒險。
芽芽透露,紅毯是藝人除影視綜之外的重要曝光渠道,幾乎所有藝人都想爭取 —— 哪怕要自掏腰包,也心甘情愿?!拔抑皫н^一位藝人,雖然有知名度,但熱度一般,每到年底,都要讓經(jīng)紀人主動聯(lián)系雜志、品牌方,反復溝通才能拿到紅毯名額?!?/p>
對藝人來說,紅毯不僅是上熱搜的機會,更是積累時尚資源、獲得品牌青睞的關鍵場域,沒人愿意輕易放棄。
更關鍵的是,金晨的走紅是 “天時地利人和” 的意外:臨時邀約、人設契合、大眾情緒共鳴,少了任何一個因素,都難有這樣的效果。若是中小藝人盲目效仿,不僅很難復制這份熱度,還可能被吐槽 “不尊重活動”“土氣”,反而得不償失。
因此在芽芽看來,紅毯內卷短期內不會停止,甚至會愈發(fā)明顯:頂流藝人會繼續(xù)比拼 “高定首穿”“古董珠寶”,靠品牌深度合作鞏固 “時尚標桿” 地位;上升期藝人則會找小眾設計師禮服、做特色妝容,避開撞款的同時,刷足品牌存在感;新人藝人則只能爭紅毯名額,靠奇裝異服、反差動作博眼球,甚至主動蹭高流量藝人同框,只為多爭取一秒曝光。
就連熱搜話題的設計,也有著清晰的 “等級劃分”:流量藝人更在意服裝的 “稀缺性”,話題詞多圍繞 “全球首穿”“經(jīng)典款” 展開,比如 “XXX 穿香奈兒經(jīng)典款亮相”,穩(wěn)妥又能滿足粉絲期待;上升期藝人則更傾向于靠 “另類道具” 制造話題,比如 “XXX 帶蘋果走紅毯”,用新鮮感吸引關注。
“說到底,藝人本質上是‘商業(yè)產(chǎn)品’,綁定了太多商業(yè)利益,不可能脫離這些需求隨意選擇造型?!?芽芽總結道,“而且圈內普遍認為,‘固定風格標簽’比‘風格多變’更有利 —— 風格太多變容易讓人記不住,萬一嘗試失敗,還可能被粉絲維權。所以哪怕大家都覺得紅毯無聊,也還是會選擇最穩(wěn)妥的路,想要突破,太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