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5 來源:流風余韻網(wǎng)作者:飛飛小板子1
刷《生萬物》,村口那一幕大腳娘蹲著啃窩窩頭抹淚,勸兒子趕緊成家生娃,彈幕一片全在問婆婆是誰,演員表翻來覆去沒見遲蓬的名字,片頭片尾跟找針似的,觀眾炸開鍋,“婆婆太絕了”,有人直接喊求演員表,老戲骨演成這樣,名字還藏著,一不小心又讓好演員埋了。
演技驚人的地方就是細節(jié),前十集看完,皺紋都是戲,大腳娘曬谷場剝玉米嘴角癟著,那個狀態(tài)不是單純的老,是土里刨食的苦都在臉上,拉兒媳說“媽給你留著壓箱底紅糖”,手背青筋跟著情緒顫,臺詞沒說出的事全在動作里,晚上兒子在屋里哭,她站門口抹眼淚,側(cè)影那一下,比哭戲更扎心,淚沒掉下來,把觀眾都帶進去了。
表姐去年去山里支教,回來曬成村民一樣,說“演戲不是給鏡頭,是活給角色”,遲蓬更狠,三個月去臨沂村里扎根,白天拌豬食、澆園子,晚上院門口聽老人拉家常,尾音學得比本地人還地道,有場罵兒子“憨瓜”,導演本來要拍近景,結(jié)果村頭大媽都說“這就是俺二嬸子”,最后給了全景,怕特寫太像真實生活穿幫。
專業(yè)到這種份上,演員表還往最后一行排,小字都快看不見,新人小生寫著“特邀主演”,不明白劇組怎么想的,老戲骨是定海神針,位置還給流量占了,觀眾就看這些虛焦的臉找不同,劇組是怕觀眾認演員認得太快么。遲蓬老師獎杯一堆提名沒拿過,2002年《遠山遠水》飛天獎陪跑,2015年金鷹獎女配又陪跑,2020年白玉蘭獎入圍,獎杯落到剛出道兩年的小花手里,采訪時她說“能提名就很高興”,眼睛都紅了。
倪萍有一年頒獎說漏了嘴,那次遲蓬憑《母親》入圍最佳女主,臨開獎前三天說評審意見要調(diào)整,頒獎那晚,倪萍拿著獎杯掉眼淚,說“有些人被看見了,有些她們本子比獎杯還重”,臺下掌聲一片,遲蓬第三排拿手帕擦眼角,后來這段采訪沒播,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只剩模糊片段,演員群里都瘋傳,說終于有人替幕后喊話了。編劇朋友吃飯時說,現(xiàn)在選演員像拆盲盒,流量能賣廣告,但有些導演寧愿少拿錢也得請遲蓬這種,站那就是農(nóng)村婦女成長史,《暖春》演奶奶會翻出母親縫補丁的圍裙,《沂蒙》帶小花旦挑水、教晃不晃,咳嗽都講究輕重,演村婦時真吃感冒藥體驗頭暈,拍戲不是裝,是真的吃苦。
最近遲蓬老師在《今日影評》聊“手機里存十幾種方言錄音”,66歲了,大部分同齡人跳廣場舞帶孫子,她還天天記臺詞,有次拍醫(yī)院戲,導演講完她申請去急診科跟崗,護士換吊瓶動作要麻利,觀眾一眼能看穿,三天學完真能扎針,場務胳膊上扎了兩個針眼還安慰人家“當年學比這疼多了”。去年某頂流爆出12個助理,臺詞全念數(shù)字,遲蓬老師片場自己搬馬扎,講戲講到茶都涼了,明白她為什么這么穩(wěn),娛樂圈不缺好看的臉,缺能把臉交給角色使勁揉,把命都塞戲里的人,真把角色活出來。
采訪收尾問她最大心愿,她低頭摸戲服磨破的邊,說“能一直演戲就夠了”,想起《生萬物》里大腳娘跪在麥地說“莊稼人最怕啥,不是旱不是澇,是沒人愿意種”,演員也一樣,只要有人看,有人信,有人演下去。娛樂圈修圖買熱度的夠了,多給像遲蓬老師這樣機會,好演員心掏出來縫角色,汗水都演進去了,觀眾不傻,誰踏實演,真的就認誰。